問題 1:備用的甘露醇結晶了如何溶解?
求助:甘露醇天氣冷了容易結晶,想問各位老師,你們科的甘露醇是如何保存的?結晶了如何溶解?
筆者科室使用的是甘露醇是室溫保存,如出現結晶,則使用廠家贈送的「甘露醇加溫箱」加熱溶解。如上圖中的不同程度的結晶經加熱就可以溶解。
問題 2:甘露醇可以用微波爐加熱嗎?
有文獻報道,采用微波爐加熱方法溶解甘露醇結晶,在各火力檔位下,加熱到包裝袋鼓脹即將爆袋時,均未能將甘露醇結晶完全溶解掉(甘露醇溶液溫度均達了 90℃ 以上)。
提醒:因對操作人員存在隱患,在臨床使用 20% 甘露醇注射液前,不要采取微波加熱方法溶解其結晶。
問題 3:甘露醇反復加溫可以嗎?
求助:甘露醇有結晶,加熱后就沒有了,但是過幾天又出現結晶了,請問反復加溫可以嗎?會引起**變性嗎?
站友回復:甘露醇在干燥狀態下及溶液中穩定。其溶液可過濾**或熱壓**,必要時也可重復熱壓**而不影響其理化性質。因此,加熱時如果包裝袋完整無破損,反復加熱不影響使用。
問題 4:甘露醇在加溫輸液中,溫度范圍是多少?
文獻報道,靜脈輸液溫度*低限 15℃,*高 35℃。當液體維持在*低限時,發生靜脈炎的幾率較高,患者的感覺癥狀也較重,可供輸液使用血管數減少;溫度過高,會引起血管內血液中蛋白質變性,血細胞死亡。
研究發現,20% 甘露醇注射液在靜脈滴注過程中恒溫加熱 35 ℃,可以使靜脈血管明顯擴張,緩解部穿刺時因疼痛而引起的血管痙攣;同時又可防止大分子物質沉積于血管內側壁,從而減緩或減弱其誘發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凋亡,減少對血管內皮細胞的直接損害,減輕對靜脈的刺激,對靜脈具有良好的保護。
建議:
1. 為了防止在輸液的過程中有再次的結晶,建議甘露醇復溫至接近體溫時(35 ℃)盡快輸注。
2. 在用之前要振蕩甘露醇,發現液體有些混濁就說明要結晶了,不要再用。
3. 如果有病人在走廊加床輸液,需注意輸液過程中是否有結晶出現。
減少靜脈炎:建議選擇精密過濾輸液器輸注
輸注甘露醇時,由于其特殊的速度要求,會有大量的微粒在短時間內進入靜脈,從而有可能引起血栓,造成部靜脈堵塞和供血不足,缺氧而產生水腫和炎癥;也可由于微粒的碰撞,使血小板減少而易出血,部給氧不足,產生靜脈炎。
建議:將精密過濾輸液器應用于甘露醇的輸注,可有效減少甘露醇致靜脈炎的發生。
絕非偶發事件:甘露醇煮沸溶解當心爆炸
站友 A:以前我們是用煮沸溶解的方式。但煮甘露醇的時候要注意,曾經聽說在一個基層醫院,護士煮甘露醇忘記了及時查看,結果甘露醇高溫、高壓瓶體發生爆炸,將病房的病人致傷的慘痛事件!
站友 B:在里,有護士在解晶的過程中,因為瓶體碎裂致護理人員受傷后,醫院采取了更換生產廠家,結晶后的甘露醇直接返回藥劑科,退回廠家。剛開始我不太明白,感覺有點小題大做了,后來想想,甘露醇是藥品,發來應該是的,并且可以使用。如果護理人員在處理甘露醇的過程中受傷,發生這種職業暴露,實在是不應該。退一步講,發生這種事情,承擔后果的只有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