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年第 17 卷第
82 期 79
SHAPE \* MERGEFORMAT
王小蓉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醫院,四川 江油)
摘要:目的 探討經恒溫箱加溫后的生理鹽水用于手術室中患者靜脈輸入或腹腔沖洗時的效果。方法 根據納入標準,將 60 例患者隨機分為加溫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術中使用常溫生理鹽水(21-24℃)進行靜脈輸入,加溫組患者術中使用加溫(37℃)生理鹽水進行靜脈輸入。觀察患者術中生命體征和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結果 加溫組患者的體溫、脈搏、血壓在術中無明顯改變;對照組與加溫組相比,使用常溫生理鹽水輸液的對照組患者體溫降低,脈搏增快,血壓降低,患者情況不佳。加溫組患者術后麻醉完全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結論 采用加溫生理鹽水(37℃)對患者進行靜脈輸入或腹腔沖洗,既可降低低溫鹽水對患者體溫、脈搏、血壓的影響,又可使患者麻醉清醒的時間得以縮短,明顯減少術后切口感染發生,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恒溫箱;手術室;加熱;生理鹽水
中圖分類號:R472.9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7.82.047 本文引用格式:王小蓉 . 恒溫箱加熱生理鹽水在手術室的應用 [J]. *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17(82):79-80.
|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中使用常溫生理鹽水(21-24℃)進行靜脈輸入,加溫組患者術中使用加溫(37℃)生理鹽水進行靜脈輸入:輸液加熱,本院使用恒溫箱進行液體的加溫。手術室恒溫箱放置常規的液體,如生理鹽水、沖洗液、碘伏等,經恒溫箱加熱至 37℃左右再使用。靜脈輸入液體先放入 2 小時后取出使用。
2 結果
|
表 2 兩組患者血壓、脈搏等情況的比較的變化
|
|
|
組別
|
患者情況
|
血壓
|
脈搏
|
呼吸
|
體溫
|
加溫組
|
舒適
|
平穩
|
平穩
|
平穩
|
不變
|
對照組
|
訴寒冷、寒戰、情緒煩躁
|
降低
|
增快
|
加快
|
降低
|
|
|
|
|
加溫組患者術后麻醉完全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其他結果見表 2。
論
在臨床工作中,醫用液體加熱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 [2]:(1)體溫是人體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體溫的恒定是維持各項生理功能的基本保。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術中低體溫發生率逐漸增加,術中低體溫的發生率高達 50% -80%;術中低體溫可引起內環境紊亂,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因此體溫監測已成為術中常規監測的項目之一。(2)過低的藥液溫度可使藥液的溶解度變慢,減緩了藥液療效的時間及效果,**的代謝速度減慢,從而影響機體的抗病能力。醫用液體加溫箱的使用,減少了患者低溫并發癥的發生。
8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82
SHAPE \* MERGEFORMAT
|
采用熱水浸泡、微波爐加熱等方法對液體進行加溫都具有不同的弊端。首先加溫需要花費 4-5min 的時間,會增加手術的風險性;其次加溫后的溫度不易把握,有時溫度過高可能會導致患者被**,而溫度太低又無法達到溫水沖洗的效果;而且加溫后的液體液放置一段時間后溫度容易下降,不便使用。而對醫用液體加熱時應用恒溫箱具有良好的性,能有效避免這些弊端:液體可在恒溫箱中長期保持 37℃ 的恒溫。由于溫度穩定,可以隨時使用,對患者應用更加;瓶內壓力恒定,37℃的壓力不會使開瓶的水噴出,使用更加。恒溫的液體維持人體正常的體溫,經臨床觀察,室溫下輸液 30-50mL 時患者訴肢體發涼,隨著輸液量增加,逐漸出現寒戰、躁動等現象。寒戰時機體代謝率增加,增加能量消耗,不利于身體康復。低溫液體進入體內,需要吸收機體能量方能達到正常體溫 [3]。如果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會導致人體溫度低于 36℃,尤其是年老體弱者。相關研究指出,患者體溫降低 1℃(人體體溫調節系統通常維持體溫接近 37℃),就會出現寒戰,這時機體耗氧量增加,心血管系統使血液需求增加,進而使患者感到不適和加重傷口疼痛,長時間刺激,患者可能發生應激性休克。采用恒溫箱加熱的液體,溫暖的液體進入血管,不但增加患者的舒適感,還可使血流加快,減輕**對血管壁的刺激,減輕疼痛,減少靜脈炎的發生。特別是寒冷季節,患者更加舒適,滿意度提升。有研究表明加溫后達到 37℃的液體灌注液能夠有效維持人體正常的溫度 [4]。實驗表明,術中若靜脈輸注大量低溫液體會導致患者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在靜脈輸注過程中使用復溫至 37℃的液體能夠有效避免低體溫現象的發生。通常情況下,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時,由于麻醉、手術室溫度、輸入液體、腹腔沖洗體腔、體腔暴露等原因,患者術中體溫會降低 1.0-1.5℃。如使用未經加溫的液體,則會導致患者出現體溫下降的情況,可能使其術中出血量增大,延長其術后**時間,同時還易增加手術部位感染的風險,不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將加溫的液體輸入患者體內可有效使其體溫保持恒定,這說明患者輸入加溫后的液體可以減少低體溫情況的出現,從而在程度上避免術后低體溫相關不佳事件的出現。使用恒溫箱能夠使液體加溫至類似人體溫度,當患者術中使用溫熱的液體時,它對神經沒有刺激,因此病人更加舒適,情緒穩定 [5,6]。
再者,使用溫熱液體避免體溫熱量的散失。有些手術進行時間長、胃腸管等腹腔臟器長時間暴露的患者,術中可使用溫熱鹽水紗布覆蓋,使用溫熱液體沖洗腹腔,還能減少患者熱量的散失;抑制血管收縮,減少迷走神經反射,防止胃腸道不佳反應和心率失常等發生,使術后切口感染率降低。有實驗實,溫度保持在 37℃的生理鹽水能夠很好地避免術中出現低體溫的現象,維持穩定的血液動力學,從而盡量保手術進行。因此,在手術中使用 37℃生理鹽水不僅能減少患者體溫熱量的散失,還能避免增加新陳代謝,從而使患者圍術期體溫保持穩定和正常 [7]。
除此之外,溫熱液體的使用縮短了麻醉清醒的時間?;颊咝g后拔管的時間受到麻醉蘇醒時間的影響,若患者麻醉時間延遲,那么其拔管時間也會相應延長,這樣就提高了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如出現低體溫,那么其內臟血流量會減少,同時肝臟代謝功能也會下降。
( 上接第 76 頁 )
主張在進行內、外踝的固定之前首行后踝骨折的復位固定。做好骨折的復位固定之后,需要用石膏托進行保護固定,并定期攝 X 線片進行骨折**情況的檢查 [7,8]。
為了*大限度恢復患者的踝關節功能,我們主張在術后根據恢復情況及早開始關節功能鍛煉。進行踝關節功能鍛煉的方法較多,醫生可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指導,使其在科學的方法下進行鍛煉,從而促進踝關節功能的早日恢復。我們主張術后用石膏托固定踝關節于 0 度位,2 周后拆線,行踝關節的屈伸鍛煉,夜間仍需要用石膏托保護,4-6 周后可部分負重,定期復查,待骨折**后完全負重。
參考文獻
[1]
曾詢 . 踝關節骨折患者手術**和手法復位**的效果比較 [J]. 醫療裝備,2017,(16):1-2.
[2]
陳偉瓏 . 切開復位內固定與手法復位石膏托外固定**旋后外旋型Ⅲ、
投稿郵箱 :sjzxyx88@sohu.com
肝臟代謝的**半衰期延長,使**的時間延長,患者的蘇醒時間也相應延遲。本研究中加溫組患者的麻醉完全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而對照組患者比加溫組患者在麻醉清醒過程中更易出現寒戰、躁動等,這些均使氧耗增加,從而增加了心臟的負荷。結果表明在術中使用溫熱液體能夠在程度上避免出現低體溫,使患者麻醉蘇醒時間得以縮短。
綜上言之,恒溫箱在手術室的應用有效降低手術過程中由于液體過熱、過冷而增加手術的風險,使患者能渡過圍手術期。恒溫箱的使用更加,更加實用,值得臨床推廣 [8]。參考文獻
[1]
胡興國 . 圍手術期的輕度低溫 [J]. 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00,21
(4):225-227.
[2]
劉慶蘭,宋紅 . 手術中低體溫對病人的影響及其護理措施 [J]. 中華臨床醫藥雜志:北京 ,2003,4(1):92.
[3]
陳云超,蘭雨雁 . 嬰幼兒圍手術期低體溫及其護理進展 [J]. 南方護理學報 ,2003,10(5):20-21.
[4]
黃永嬋,車紅英,龐曉軍,等 . 老年腹部手術患者圍術期低體溫與手術部位感染的關系 [J]. 廣西醫學,2012,34(9):1175-1176.
[5]
孫育紅,陸冠宇 . 術中病人體溫變化的研究 [J]. 護理研究 ,2004,18
(23):2118-2119.
[6]
夏姣艷 . 術中保溫護理對全身麻醉后腹部手術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J]. 醫藥指南,2013(11):357-358.
[7]
郭娟 , 魏婷 , 程雪 . 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和護理對策 [J]. *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17(56):218.
[8]
賈春莉 . 靜脈輸液外滲影響因素分析及其預防護理對策 [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3):510-510.
Ⅳ度踝關節骨折的效果分析 [J]. 醫藥科學,2017,(16):57-58.
[3]
史斌 . 不同手術**踝關節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 [J]. *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61):138,140.
[4]
郭曉方 . 經皮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在踝關節骨折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J]. *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9):77-78.
[5]
劉應旭 , 朱春冀 , 吳曉晗 , 等 . 踝關節骨折手術**的綜合分析 [J]. 中外醫療,2015,(15):89,151.
[6]
陳忠偉 , 費家勇 , 郭龍軍 . 螺旋 CT 掃描在踝關節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J]. 實用醫藥,2015,(20):57-58.
[7]
齊維林,賈湘謙,熊兵,等 . 踝關節骨折臨床**分析 [J]. 保健營養旬刊,2014,10(2):70-70.
[8]
張會濤 . 探討 100 例踝關節骨折的臨床**效果 [J]. 醫學工程,
2014(03):95.